• <tr id="bdaxv"><strong id="bdaxv"></strong></tr>
    1. <track id="bdaxv"></track>

    2. 當前位置:首頁 > 企業文化
      激揚青春勤奉獻 乘風破浪促發展
      資訊來源:辦公室 發布日期:2011-07-22 瀏覽次數:4414

      激揚青春勤奉獻 乘風破浪促發展

                                          ---CCIC臺州煤炭水尺鑒定業務團隊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旗下的子公司臺州檢驗認證有限公司有這么一支年輕的隊伍,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卻以“365+24小時”的滿腔熱情揮灑青春的汗水,奉獻在煤炭鑒定業務的第一線,這就是我們臺州檢認公司的煤炭水尺鑒定團隊。臺州公司的煤炭水尺鑒定業務也從零開始,經過5年多的風雨歷程,實現了長足的發展,去年完成了952.9萬噸的煤炭鑒定量,根據今年上半年的業務量來預估,年鑒定量突破千萬噸指日可待,鑒定隊伍也從2006年業務開始之初的1人發展到今天7。自2006年水尺鑒定業務開展至今,這支隊伍共完成了562船次的煤炭水尺鑒定,重量達3506萬噸,順利完成了分艙卸貨的大型煤船、10萬噸以上貨量的煤船、重量減煤船、來自疫區的煤船等特殊情況的煤炭水尺鑒定工作,得到了相關客戶方一致認可和稱贊,期間還得到船代方送來的“精準高效,優質服務”的錦旗,是對其工作的高度肯定。

      一、激揚青春勤奉獻,吃苦耐勞敢為先。

      團隊中大部分同志都是大學一畢業就到這個崗位,雖然沒有經驗,卻有著勤奮好學、不恥下問、不怕苦不叫累的工作激情。對于工作中要經常加班,只有輪休沒有正常周六日,船到人到的要求后,沒有一人有其他想法,都表示沒問題。甚至現在有4人已經結婚了,其中3人已有幼兒,卻沒有一人提出轉崗,一如既往、兢兢業業地奉獻在第一線。每年,這個崗位的加班也是最常見的,每個周六日、法定節假日,特別是春節,都需要煤炭水尺鑒定人員堅守碼頭現場,對此他們無怨無悔,犧牲了無數與家人享受天倫之樂的美好時光。有時碰到業務繁忙,人手不足時,鑒定員兩三個星期都不能回家也是常有的事情。

      業務開始之初,大麥嶼港電廠碼頭初步建設好,生活配套設施十分簡陋,現場基建工作還在實施,華能電廠的煤炭發電機組也剛剛經過驗收準備投產,工作條件十分艱苦?崾畎嗽,在交通不便,碼頭正式辦公場所、住宿餐飲設施都沒有的情況下,第一艘內貿煤船“海能”號駛入了大麥嶼港。鑒定員胡浩杰等早早就等在碼頭,踐行公司“只有人等船,不讓船等人”服務承諾。當時華能集團舉行了隆重的首航儀式,儀式結束后,鑒定員登輪實施水尺鑒定,華能集團總部的記者也跟隨鑒定人員準備進行全程記錄,在跟隨拍攝三十多分鐘后,攝影記者由于體力問題提前下船了,感嘆:“這鑒定工作實在是很辛苦,船艙情況復雜,天氣太熱,氣味難聞……”而我們鑒定員仍毫無怨言地堅持近兩個小時一絲不茍地完成了鑒定工作,得到電廠方面的高度評價。

      二、求真務實嚴把關,戰風斗浪立潮頭。

      水尺鑒定工作,是以人力目測為主要原始數據來源的一項鑒定活動,其鑒定質量受風浪條件、人員素質等影響較大,因此國際通行的做法是鑒定人員會同船方代表共同開展鑒定工作。但通常在短重現象較為嚴重的情況下,船方代表會以種種理由拒絕承認鑒定人員的計算結果,并拒絕在結果單上簽字確認,這樣勢必給鑒定工作留下爭議空間。為避免這種現象,公司鑒定人員在每次的鑒定過程中充分注意客觀證據的收集、加強與船方工作人員的溝通、給予船方代表充分的表達空間,保證鑒定過程的客觀、公正。今年6月有一艘靠泊華能電廠碼頭的煤炭船舶貨物短重近400噸,是近幾年臺州公司水尺鑒定工作中實際貨物短重數量最大的一次。在鑒定過程中,鑒定人員多次對船舶狀況進行確認,特別對壓載艙、淡水、油料艙等進行多次檢查。同時加強與船方大副溝通,了解裝載及運輸過程的相關情況,排除了裝貨時遇到大風大浪和航行途中排放污水的可能。尾測結束后,發現實際貨物相比申報重量短重381噸(短重比0.5%),在對計算和現場情況進行認真仔細的復核和確認后,如實向船方出具結果單。工作過程中,鑒定員始終和船方代表保持良好的溝通,耐心聽取船方意見,同時有理有節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最終船方認可了我司的鑒定結果,在結果單上簽字蓋章。鑒定員們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專業素質,讓船方代表對鑒定結果無可挑剔。

      在煤炭水尺鑒定和監卸過程中,有很多危險是一般人無法想到的。比如乘交通艇讀水尺、上下登輪的過程、深入船內測量水艙載水量、查看油料艙、來自疫區的貨輪等未知的危險,惡劣天氣更是對身體的巨大挑戰。比如,每次登輪讀水尺時,都要乘坐交通艇到船身水尺刻度處讀數,風浪是常見的,而碰到大風大浪或臺風季也不在少數。為了保證讀數準確,盡早完成鑒定工作,確保貿易方的最大利益,鑒定員們必須不畏風浪、不怕雨雪,克服了風大浪高和雨天壓載水測量不便等困難,并保持高度的緊張,以避免危險的發生和保證以最快的速度圓滿完成工作。2009首艘俄羅斯進口煤船“XIN YUAN”輪到港時,碰上大風浪天氣,登輪首測時還下起了傾盆大雨,同時船齡較長,船況較差,水艙較多,給正常的水尺鑒定工作帶來了一定困難。于是,船方大副提出,水艙不用測量了,直接采用裝貨港的末測數據好了。鑒定員林星、林永波為保證鑒定結果的準確性,堅持原則,不怕危險,冒雨逐艙測量,確保了數據的準確性,保證了鑒定工作的客觀、公正。

      一、            三、攻壁破壘求創新,全心服務促發展。

      二、            業務開展五年多來,鑒定員們碰到了無數驚險的第一次,比首條大型船舶分艙卸貨、最大載貨量煤船進港、首批南非煤炭、有史以來最大的南美洲煤炭船、首次煤炭重量減載鑒定等。這些對鑒定員來說,都是一次事關公司和客戶利益的嚴峻考驗。公司根據情況多次外派學習交流、組織內部研討等,建立起專業的鑒定員隊伍。胡浩杰是最早從事煤炭鑒定工作的人員,自身不斷努力克服種種困難,早在2007年就獲得了檢驗鑒定從業資格三證,工作中注意總結分析,由其帶領的煤炭鑒定團隊也一直保持良好的氛圍,另有5名鑒定員也已經獲得了三證。平時,團隊注重不斷研究分析,除了克服業務過程的自然條件的困難,老鑒定員也經常分享工作經驗,將鑒定過程的關鍵控制點等都毫無保留的傳給新鑒定員。特別是出現業務“壁壘”時,團隊形成合力,敢攻敢破,保證了每一次業務的順利完成。比如,今年有一條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大型船舶需靠泊卸貨,該船舶承載的貨物是兩批不同品質的煤炭。值班鑒定員收到相關資料后,發現由于大型船舶的結構限制,如果不精心設計,先卸空部分艙位,可能會導致船體變形過大或在卸貨過程中傾斜過大,后果不堪設想。鑒定員們集中探討后,決定采用水尺計重和品質采樣工作分別開展來滿足客戶證書要求,兩批煤炭分順序卸貨,在卸貨前、第一批卸貨完和第二批卸貨完后做三次水尺,且在卸貨過程同時根據卸貨進程分艙注入壓載水,這樣既可以達到分別計重和檢驗的要求,又把卸貨過程中的風險降到了最低。卸貨過程中,值班鑒定員不辭辛苦,克服夜間作業、卸貨揚塵、時間緊迫等困難,科學認真地對貨物測量水尺和取樣。經過5天的辛勤工作,終于順利完成首條大型船舶分艙卸貨工作。此次分艙卸貨計重和取樣方法科學、結果準確,滿足了客戶的證書要求,也有效規避了風險,得到了船方和貨主對鑒定員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優質的服務態度的一致認可和稱贊。

      三、            節假日對于煤炭鑒定員們來說常常是一種不可觸及的奢望,因為他們工作在一個沒有休息天,沒有“春節”、“五一”和“十一”長假的全天候港口。不管白天還是黑夜、不管雙休日還是大年夜,寒暑春秋風霜雪雨,煤船照樣駛進駛出,港口依然徹夜無眠。為了踐行“365+24小時”全天候服務的承諾,他們有多少個節假日不能與親人團聚,又放棄了多少的休息時間,一個電話、一份傳真就是命令,動人的事例數不勝數。節假日和長假對于他們來講,更是一種美好的回憶。他們感悟:多少個日子完成任務走下外輪時,深夜的大麥嶼港依然明燈如白晝,聽著電廠機器的轟鳴聲,看著船舶緩緩駛出大麥嶼港,感覺到的不是疲憊而是特有的滿足感和成就感。一貫以來,鑒定員們秉持公司“365+24小時”全天候服務理念,本著公正、快捷、本地化服務的宗旨,舍小家,顧大局,心甘情愿地放棄與親人團聚的美好時光,不分晝夜,堅守口岸一線崗位。為客戶爭取了寶貴的時間,保障了客戶利益最大化,這種愛崗敬業的精神以及優質高效的服務水平多次得到客戶的一致認可,有力地樹立了公司的專業形象,有效維護了公司良好的社會形象。

           “激揚青春勤奉獻 乘風破浪促發展”是CCIC臺州煤炭鑒定業務團隊的真實寫照,年輕的鑒定員們藐視一切鑒定過程的困難,積極樂觀地面對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撰寫絢麗的青春,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譜寫美麗的人生。

      中国特黄大片

    3. <tr id="bdaxv"><strong id="bdaxv"></strong></tr>
      1. <track id="bdaxv"></track>